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气象环境要素对北京市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  ( EI收录)  

Impact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on digestive diseases in Beij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马盼[1] 李若麟[1] 乐满[1] 王式功[1,2] 尚可政[1] 尹岭[3]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环境与人体健康研究中心,兰州甘肃730000 [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四川610225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出  处:《中国环境科学》

基  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34);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共同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5

起止页码:1589-16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2802580749)、IC、INSPE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探究气象环境条件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与广义相加模型,分析了2009~2011年气象环境要素与北京市消化系统疾病急诊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显示,气温对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高温效应",高于25℃的气温其危险度RR随气温升高而增加,且滞后效应能达到10d以上.较为极端的湿度(RH<10%或RH>90%)会显著增加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并有持久的作用,其与高温结合会形成"高温低湿"和"高温高湿"2种让人不适的情况.0~2m/s的风速在短的滞后期(5d)最能增加发病危险性.而3~4m/s的风速对疾病的危险性小,说明适度的风速不影响健康.浓度高于200μg/m^3的PM_(10)和浓度高于70μg/m^3的NO_2具有即时的危险性(5d内显著);而较高浓度(>55μg/m3)的SO_2滞后一定时期后效应更加明显.

关 键 词:气象条件 污染物浓度 消化系统疾病 非线性 滞后性

分 类 号:X51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