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16S rRNA技术与代谢组学探究茵陈蒿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Mechanism of Yinchenhao Decoction in treating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based on 16S rRNA technique and metabonomic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自辉[1] 张娜[1] 王宇[2] 庞牧[1] 刘树民[1]

LI Zi-hui;ZHANG Na;WANG Yu;PANG Mu;LIU Shu-min(Center of Drug Safety Evaluation,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哈尔滨150040

出  处:《中华中医药杂志》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No.2013CB53180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No.2018yjscx00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创新科研基金项目(No.05176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创新人才(领军人才)项目(No.2018RCL13);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项目(No.LBH-Z16196)~~

年  份:2019

卷  号:34

期  号:5

起止页码:1908-19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9_2020、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联合16S rRNA技术与肝脏代谢组学探究茵陈蒿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并找寻相关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及通路的关联性。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建立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茵陈蒿汤进行治疗2周。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大鼠16S rRNA V4区的肠道菌群进行测序,结合肝脏代谢组学及Pearson系数法构建差异菌群、代谢产物及通路的互作体系。结果:茵陈蒿汤可改善NAFLD模型大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及变形菌门多样性的失调,并对其中16种菌属具有显著性的回调作用。鉴定出13个与治疗相关的肝脏代谢产物,涉及到最强的3个代谢通路分别为甘油磷脂代谢、嘌呤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同时,发现具有强相关作用的肠道菌属与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互作关联性。结论:茵陈蒿汤通过干预相关肠道菌群与肝脏组织的代谢物及通路对NAFLD起到治疗作用,16S rRNA技术与代谢组学的联合分析可应用于对此类疾病的病理机制进行评价。

关 键 词:茵陈蒿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肠道菌群 16S  rRNA技术  代谢组学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