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论“玄府”    

Discussion on Xuanfu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叶汝萍[1] 胡镜清[1,2] 方锐[3] 唐有瑜[1] 王传池[1]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122 [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 [3]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杭州310018

出  处:《中华中医药杂志》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4CB54290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No.201307003);科技部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No.2012BAI25B00)~~

年  份:2017

卷  号:32

期  号:4

起止页码:1465-14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系统回顾了玄府理论的相关文献。玄府概念起源于《黄帝内经》,意为汗孔,金代刘完素将其拓展为"周部全身、至微至细"的结构。清代、现代的部分学者虽对玄府概念有所拓展,但"分布于全身的窍、道结构"的观点被多数人接受。玄府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也已陆续出现。玄府对气血津液神的运行流通具有关键作用。玄府闭塞或开通太过将引起诸多病变。其治法可分"开玄"与"固玄"。玄府理论在临床诊疗的应用,古代以五官科疾病多见,目前多集中于五官科、内科及皮肤科疾病。

关 键 词:玄府  概念  生理功能 病机 治法 临床应用  

分 类 号:R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