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针刺补泻跷脉对失眠大鼠5-HT、NE及IL-1β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f acupuncture based on the Qiao meridian theory intervention on contents of 5-HT, NE and IL-1β in insomnia rat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卓慧[1] 刘婧[2] 郭保君[1] 余思奕[1] 冒冬冬[1] 胡幼平[1]

机构地区:[1]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610075 [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成都610075

出  处:《中华中医药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373560)~~

年  份:2017

卷  号:32

期  号:3

起止页码:1321-13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7_2018、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跷脉对外周血清中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基于跷脉理论的针刺调整人体睡眠-觉醒周期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驯化与L∶D(12∶12)光暗同步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对模型组和针刺组SD大鼠,运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混悬液的方法,复制失眠模型。造模后,每日早上8:00-10:00,针刺组给予针刺"申脉""照海"治疗,1次/d,20min/次,连续1周。ELISA法检测血清中5-HT、NE和IL-1β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清中5-HT含量明显减少(P<0.01),NE和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外周血清中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NE和IL-1β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针刺跷脉可以使失眠SD大鼠5-HT含量回升、NE含量降低、反馈性减少正性因子IL-1β的含量。这可能是针刺跷脉治疗失眠的内在作用机制之一。

关 键 词:失眠 针刺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白细胞介素-1Β

分 类 号:R2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