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姜黄素对间歇性睡眠剥夺大鼠特定肠道菌的影响    

Effects of curcumin on gut microbiota of interval sleep deprivation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云[1] 周明眉[1] 苟小军[2] 赵乐[1] 石晓雯[1] 贾伟[1]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证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上海201203 [2]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上海201999

出  处:《中草药》

基  金: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项目资助(2013JW17);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一流学科创新研究基金资助(ZYX-CXYJ-018);"085"一流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支撑计划(引导创新计划:085ZY1205);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资助(2011-50)

年  份:2016

卷  号:47

期  号:5

起止页码:794-7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A、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IPA、JST、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姜黄素(CUR)对间歇性睡眠剥夺大鼠产生抗抑郁样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大平台对照组(BP)、模型组和CUR(70 mg/kg)组,采用改良的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间歇性睡眠剥夺模型;通过敞箱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考察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同时收集粪便样本,提取肠道菌群的DNA,应用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敞箱实验得分和糖水偏好率显著低于BP组(P<0.01),给予CUR可显著改善抑郁样行为;q RT-PCR检测表明,模型组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拟杆菌及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相对量显著增加(P<0.05、0.01)。CUR组大鼠肠道菌群总量增加,除产气荚膜梭菌显著减少外,其余几种细菌相对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0.01)。结论间歇性睡眠剥夺引起大鼠抑郁样状态和肠道菌群失调,CUR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为其改善抑郁样状态的机制之一。

关 键 词:姜黄素 间歇性睡眠剥夺  肠道菌群 荧光定量PCR 抑郁样状态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