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辽河上游全新世早中期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THE PALAEOENVIRONMENTAL AND PALAEOCLIMATIC RECONSTRUCTION AND THE RELATION WITH THE HUMAN ACTIVITIES DURING THE EARLY AND MIDDLE HOLOCENE IN THE UPPER WESTERN LIAO RIVER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胡雅琴[1,2] 曹现勇[3] 赵志军[1] 李宜垠[4] 孙永刚[5] 王辉[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2]德国亥姆霍兹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波茨坦,德国D-14473 [3]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石家庄050024 [4]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17 [5]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赤峰024000

出  处:《第四纪研究》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507115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3BAK08808)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日(批准号:20080430495)共同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530-5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摘要西辽河上游地区位于东亚夏季风边缘,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敏感,自全新世以来发育了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夏家店等诸多文化,是研究全新世以来人地关系的理想场所。本文通过对科尔沁沙地西南缘其甘湖钻孔的孢粉分析,结合AMS’℃测年,恢复了全新世早中期的古植被和古环境,并利用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法(WeightedAveragingPartialLeastSquaresRegression,简称WAPLS),定量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早中期最冷月和最热月均温、年降雨量,结合文化背景探讨了人地关系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2090~11040cal.aB.P.,其甘湖周围为草原植被,以蒿属(Artemisia)、藜科(chenopodjaceae)为主,附近分布有桦属(Betula)和云杉属(Picea)为主的林地,反映较凉湿的气候;11040~8590cal.aB.P.,山地林地中桦属成分略有减少,榆属(Ulmus)和云杉属成分升高,反映气候开始转暖;8590~8030eal.aB.P.,木本植物花粉与草本植物花粉的比值(AP/NAP)升高,此阶段气候持续变暖;8030~6950cal.aB.P.,花粉组合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阔叶树类型成分增加,尤其是栎属(Quercus)、椴属(Tilia)以及胡桃属(Juglans)均出现峰值,反映气候温暖湿润;6950~6720cal.aB.P.,藜科和松属(Pinus)花粉显著增加,花粉组合异常变化可能反映沉积环境的突变。气候定量重建结果显示西辽河上游地区进入全新世之前环境凉湿,进入全新世之后,早期温度快速升高,降水增加幅度缓慢,8500cal.aB.P.前后降水开始快速增加并持续到7350cal.aB.P.。小河西文化时期年降水量平均值480mm,最热月均温20.9℃,最冷月均温一16.6℃;兴隆洼文化时期年降水量平均值550mm,最热月均温21.5℃,最冷月均温-15.0℃;赵宝沟文化时期年降水量平均值440mm,最热月均温21.

关 键 词:其甘湖  西辽河上游  孢粉 古植被 古环境 气候定量重建  全新世

分 类 号:Q948.123[植物生产类] Q944.57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