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隔物灸法对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保护的临床效应研究
Protective Effects of Partitioned Moxibustion on Gastric Mucosa in Chronic Gastritis Patient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上海200437 [2]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上海200082 [3]上海杨浦区老年康复医院康复科,上海200090 [4]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上海201203 [5]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2
基 金:上海市卫生局2012年度上海市卫生局局级科研项目(20124071):不同灸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脑肠肽调节作用的研究;负责人:李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522900):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负责人:吴焕淦;上海市教育委员会"085"一流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支撑计划(085zy1210):自主创新项目;负责人:吴焕淦
年 份:2016
卷 号:18
期 号:3
起止页码:361-3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隔物灸法对慢性胃炎胃黏膜保护的临床效果,并与安慰灸组进行对比,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将64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隔物灸法,取穴内关(双)、中脘、气海、足三里(双);对照组采用安慰灸法,取穴同治疗组。两组均每次每穴灸1壮,一周3次,共治疗12次后对比治疗前后血清检测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PCR值)及中医症状量表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9%,明显优于对照组(16.1%),两组间中医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G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组治疗前后PGI和P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后局部温度差异与疗效间存在一定规律性,隔物灸有效改善了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I浓度、PCR值,对GAS有调整作用。
关 键 词:隔物灸 慢性胃炎 胃泌素 胃蛋白酶原I 胃蛋白酶原I/II
分 类 号:R2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