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灸法研究的战略思考    

Thinking of Moxibustion Research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焕淦[1] 马晓芃[1] 刘慧荣[1] 余曙光[2] 吴璐一[1] 孙艳红[3] 田甜[3] 施茵[1] 张建斌[4] 赵百孝[5] 胡玲[6] 常小荣[7]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1203 [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611137 [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研究室,上海201800 [4]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23 [5]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100029 [6]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研究所,合肥230012 [7]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沙410208

出  处:《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基  金: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522900):灸法作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负责人:吴焕淦;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554501):艾灸效应的启动机制及其内源性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负责人:吴焕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81303033):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合募配穴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应机制;负责人:吴璐一;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重点学科资助项目(S30304-A3):艾灸烟气安全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负责人:吴焕淦

年  份:2016

卷  号:18

期  号:3

起止页码:355-36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在中医针灸学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灸法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灸法作用机理研究已成为针灸医学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该文在总结前期灸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灸法下一步深入研究进行了思考和展望,认为亟需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阐明灸法的内源性调节机制,揭示艾灸得气、灸温、灸材等因素的作用特点、规律和机制,明确艾灸热、光、烟与灸效的关系,并确证艾灸与针刺作用的异同,以推动灸法研究新一轮的发展和创新;并展望灸法在"治未病"及防治疾病中的作用与贡献。

关 键 词:灸法 疗效 机理  关键因素  思考与展望  

分 类 号:R2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