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甘蔗间作玉米对甘蔗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Effects of sugarcane and maize intercropping on sugarcane rhizosphere microbe metabolic function diversit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郑亚强[1] 张立敏[1] 杨进成[2] 杨坚[3] 高锐[3] 陈亮新[4] 董雪梅[3] 孙继红[4] 肖关丽[5] 李正跃[1] 陈斌[1]

机构地区:[1]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01 [2]云南省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玉溪653100 [3]云南省陇川县植保植检站,陇川678700 [4]云南省元江县农技站,元江653300 [5]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昆明650201

出  处:《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100404);云南省政府特色农业产业专项(云财农[2013]364号);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大专项(ZD2015006)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24

期  号:5

起止页码:618-62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5_2016、IC、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讨甘蔗间作玉米种植对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在云南元江和陇川甘蔗种植区设置甘蔗间作玉米和单作甘蔗田间小区试验,采用Biolog技术研究了甘蔗间作玉米对甘蔗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陇川试验点甘蔗间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和Mc Intosh均匀度指数分别比甘蔗单作田提高7.08%、11.25%、63.16%、1.31%和2.26%;元江试验点,甘蔗间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和Mc Intosh均匀度指数分别比甘蔗单作田提高10.58%、48.40%、43.42%、0.20%和1.65%。由此表明甘蔗间作玉米种植提高了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甘蔗间作玉米种植提高了甘蔗根际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率,且元江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效率低于陇川。与单作甘蔗相比,元江试验点间作甘蔗根际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多聚物类、胺类、羧酸类和酚酸类利用率分别提高141.71%、50.53%、62.38%、92.82%、43.21%和6.30%,陇川试验点分别提高42.90%、51.50%、33.30%、42.64%、16.72%和24.47%。其中,两个试验区间作田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D-纤维二糖、D,L-a-甘油、D-半乳糖-γ-内酯、L-丝氨酸、甘氨酰-L-谷氨酸和2-羟苯甲酸的利用率比单作显著提高100%以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甘蔗与玉米间作改变了甘蔗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其代谢功能,且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和氨基酸这3类碳源是区分甘蔗单作和间作处理间差异的敏感碳源。陇川试验点,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影响较大的碳源主要包括2种多聚化合物、6种碳水化合物、2种羧酸类化合物、4种氨基酸和1种酚酸;元江试验点,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影响较大的碳源主要包�

关 键 词:甘蔗间作玉米  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 代谢功能

分 类 号:S154.3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