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对ITP的诊断作用研究
The significance of detection of platelet surface associated antibodies in diagnosis of ITP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武汉市430000 [2]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3]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年 份:2016
卷 号:38
期 号:10
起止页码:1494-149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研究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诊断作用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ITP患者50例(A组),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20例(B组),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0例(C组),另征集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D组。测定4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以及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PAIg A、PAIg M水平,对ITP患者进行病情分级,并对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统计各个分级的ITP患者及不同疗效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结果 4组PLT、PAC-1、PAIg A、PAIg G、PAIg M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AIg A、PAIg G、PAIg M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患者(P<0.05)。ITP 1、2、3级患者PAIg A、PAIg G、PAIg 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ITP分级升高,患者PAIg A阳性率呈升高趋势(r值分别为0.712、0.614、0.732,P<0.05)。显效、进步、无效组患者PAIg 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治疗效果的改善,PAIg A阳性率呈降低趋势(r=0.642,P<0.05)。显效、进步、无效组患者PAIg G、PAIg M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疗效改善,患者PAIg G阳性率呈升高趋势(r值分别为0.723和0.721,P<0.05)。结论 ITP患者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较正常人有所升高,且血小板相关抗体高低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临床ITP的诊疗。
关 键 词: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 ITP PAIgA PAIGG PAIgM
分 类 号:R554.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