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旋毛形线虫肌幼虫代谢分泌抗原的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serological antigens in 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s of Trichinella spiralis muscle larva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学贵[1] 贺莉芳[1] 袁仕善[2] 刘晖[1] 王鑫[1]

机构地区:[1]遵义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贵州遵义563003 [2]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湖南长沙410013

出  处:《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基  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LKZ[2011]08号);贵州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团队项目(黔教合人才团队项目2014[39])

年  份:2016

卷  号:32

期  号:5

起止页码:635-6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采用免疫共沉淀偶联质谱技术分离和鉴定旋毛形线虫肌幼虫代谢分泌抗原中的血清学抗原。方法收集感染旋毛形线虫的新西兰兔血清,硫酸铵沉淀法分离血清Ig G;从感染肌肉中分离纯化肌幼虫并培养收集代谢分泌抗原。免疫共沉淀和SDS-PAGE分离代谢分泌抗原,Western blot法分析血清学抗原,并予质谱鉴定。结果间接ELISA检测旋毛形线虫感染新西兰兔的血清抗体滴度达1∶6400以上;采用硫酸铵沉淀法获得血清Ig G。免疫共沉淀的旋毛形线虫肌幼虫代谢分泌抗原经电泳分离获得4条较清晰的蛋白质条带,Western blot法分析发现在相对分子质量(Mr)40 000、50 000、83 000处存在旋毛形线虫感染血清识别、而正常兔血清不识别的3条较强的蛋白质条带。切取Mr40 000、50 000、83 000处的蛋白质条带进行质谱鉴定,获得4种蛋白质分子,分别为丝氨酸蛋白酶、肌幼虫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43 000分泌糖蛋白、53 000代谢分泌抗原。结论采用免疫共沉淀偶联质谱技术从旋毛形线虫肌幼虫代谢分泌抗原(ES)中获得4种血清学抗原,为旋毛形线虫病有效诊断和疫苗候选分子的获得提供了新的来源和视角。

关 键 词:旋毛形线虫 代谢分泌抗原  免疫共沉淀 质谱技术

分 类 号:R383.1] R392-33[基础医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