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新疆莎车盆地上白垩统—古近系蒸发岩沉积及成钾前景    

Evaporite deposition and potassium enrichment prospect from Upper Cretaceous to Paleogene in Yarkand Basin, Xinji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曹养同[1,2] 刘成林[2] 焦鹏程[2] 张华[2] 吴坤[3] 孙宏伟[3] 吕凤琳[2] 苏野[4]

机构地区:[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2]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4]河北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邢台054000

出  处:《矿床地质》

基  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编号:2011BAB06B06);国家"973"计划(编号:2011CB403007)资助成果

年  份:2016

卷  号:35

期  号:2

起止页码:300-31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新疆莎车盆地发育大范围的蒸发岩。蒸发岩沉积与海侵-海退密切相关,自晚白垩世—渐新世以来,莎车盆地至少有5次小规模海侵-海退旋回,除阿尔塔什组石膏岩为断续海侵期沉积外,其余基本为海退期沉积。莎车盆地主要的蒸发岩沉积层位为吐依洛克组上段及阿尔塔什组。野外调查显示,吐依洛克组石盐岩露头主要沿西昆仑山前呈长条状分布,基本呈透镜体,阿尔塔什组石膏岩露头则见于盆地大部分地区,包括西昆仑山前、南天山山前及麦盖提斜坡,横向上持续稳定。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显示,盐类矿物主要为石盐、石膏、硬石膏,少量杂卤石、钙芒硝及钾石膏。盆地中石盐岩透镜体在横向上的不连续性,可能反应了吐依洛克组沉积晚期西昆仑山前存在多个次级古盐湖凹地,在干旱条件下浓缩成盐,而次级古盐湖在演化过程中大范围巨厚石膏岩的缺失,可能与当时的海退时间极短有关。依据莎车盆地蒸发岩沉积特征、盐类矿物组合、古盐湖演化环境,推测盆地有利的成钾层位为吐依洛克组上段,在乌帕尔一带发现成钾显示,可能为有利的成钾区域;而盆地小范围、厚度不大的石盐沉积及埋藏深度大为不利的找钾因素。

关 键 词:地质学 蒸发岩 成钾前景  上白垩统 古近系 莎车盆地  

分 类 号:P54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