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检测不同感染周期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
Detection on Schistosomajaponicum circulating antigen from rabbit serum in different periods using gold nanorod biosensor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系,长沙410078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71862);湖南省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No.2015JC3022);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础研究业务费专项资金(No.2012zzts028)联合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32
期 号:4
起止页码:315-32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IC、JST、PROQUE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利用金硫共价键成功构建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检测不同感染周期的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并分析宿主体内抗体的消长变化。方法晶种生长法制备金纳米棒溶液,与表面带有巯基基团的ITO玻片以金硫共价键组装成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聚4-苯乙烯磺酸钠(PSS)和聚丙烯胺盐酸盐(PAH)修饰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表面,并结合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26-28kDa单链抗体(SIEA26-28kDaSjscFv),检测日本血吸虫不同感染周期兔血清循环抗原。结果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分别与1~8周的感染血清反应,并设立阴性血清对照组;结果显示,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峰值分别呈现出17nm,52nm,28nm,11nm,13nm,23nm,45nm,43nm的位移,阴性对照组未出现位移;同时,根据传感器表面等离子共振波峰对不同感染周期血清反应后的位移变化推断抗体在宿主体内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规律。结论通过对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证明其能够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波峰的移动来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血清循环抗原;同时,对抗原抗体在宿主内的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固相金纳米棒免疫传感器的高特异性、灵敏度为日本血吸虫病的诊断及抗原抗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关 键 词:日本血吸虫 循环抗原 金纳米棒 传感器
分 类 号:R38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