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转捩模式与转捩准则预测高超声速边界层流动  ( EI收录)  

Transition model and transition criteria for hypersonic boundary layer flow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玲[1] 阎超[1] 郝子辉[1] 孔维萱[2] 周禹[3]

机构地区:[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北京100076 [3]空间物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54

出  处:《航空学报》

基  金:国家"973"计划(2009CB72414)~~

年  份:2016

卷  号:37

期  号:4

起止页码:1092-11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AMR、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2102417903)、IC、INSPE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对原始的k-ω-γ转捩模式和"层流+转捩准则"模型进行了改进,在2种方法中分别增加了横流模态时间尺度和横流转捩准则用于预测横流失稳诱导转捩。通过对网格预处理可并行计算获得边界层外缘信息以及边界层内横流速度。采用不同雷诺数条件下的0°攻角尖锥以及HIFiRE-5外形对2种方法预测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正确反映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起始位置和转捩区长度随雷诺数的变化趋势,但不能捕捉转捩区热流峰值;"层流+转捩准则"模型计算得到的传热系数在全湍流区较k-ω-γ转捩模式偏高。对于同时存在流向不稳定和横流不稳定的HIFiRE-5外形,改进的k-ω-γ转捩模式和改进的"层流+转捩准则"模型相比于原始的模型均能更加准确地预测中心线两侧横流失稳诱导形成的转捩;对于中心线附近因速度剖面拐点引起的边界层转捩,"层流+转捩准则"模型由于与边界层厚度相关,预测得到的转捩位置较试验结果靠前,k-ω-γ转捩模式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

关 键 词:转捩模式  转捩准则  高超声速 边界层转捩 横流  

分 类 号:V21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