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胶东东部鹊山变质核杂岩结构、演化及区域构造意义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regional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the Queshan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in eastern Jiaodong Peninsula of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夏增明[1,2] 刘俊来[1] 倪金龙[3] 张婷婷[1] 施性明[2] 吴云[4]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首钢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144 [3]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266590 [4]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30211,90814006,91214301);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10022130001)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46

期  号:3

起止页码:356-3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自晚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在伸展机制下经历了剧烈的减薄,位于胶东东部华北克拉通南东缘的鹊山变质核杂岩是该时期地壳伸展的一个重要实例.鹊山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构造的三层结构:上盘由早白垩世上叠盆地及其古元古代基底组成,下盘为太古代深变质杂岩与中生代侵入体,上下盘之间被一条主拆离断层所分隔.一系列NNE走向的后期脆性断裂,使得变质核杂岩被肢解和改造.岩石学、几何学、运动学、宏观和显微构造以及石英C轴组构分析表明鹊山变质核杂岩经历了递进剥露过程,即在WNW—ESE区域伸展作用下,发育于中.下地壳,之后经过中一上地壳,最后到达地壳表层次.通过构造和年代学证据分析,限定鹊山变质核杂岩的剥露时代为135~113Ma.综合分析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这一时期发育的不同型式的伸展构造,厘定了胶一辽早白垩世伸展省,同时确定了该区域伸展作用开始于约135Ma,结束于105Ma,并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伸展表现为中一下地壳强烈的流动,第二阶段为中.上地壳的伸展作用.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胶一辽早白垩世伸展省可以作为一个在东亚地区伸展作用下壳.幔拆离作用及其响应的典型案例.

关 键 词:胶东半岛 鹊山变质核杂岩  拆离断层带  胶辽早白垩世伸展省  华北克拉通  

分 类 号:P588.3] P542[地质学类;地质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