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劳动合同法》的十大失衡问题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董保华[1,2,3,4,5]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 [2]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 [3]上海市法学会劳动法研究会 [4]上海市劳动学会劳动法专业委员会 [5]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42

出  处:《探索与争鸣》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集体劳动争议处理和应对的法律机制研究"(14AZD048)

年  份:2016

期  号:4

起止页码:10-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核心刊

摘  要: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而《劳动合同法》运行八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下改革的顺利进行。《劳动合同法》实际上将"劳强资弱"的概念改变为"资恶劳善"的观念,并将"劳资冲突极其对立"作为立法时的逻辑假设,过度强化管制、限制自治,由此产生十大系统性失衡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够"的三大失衡问题、"企业用工成本比较高"的三大失衡问题,以及"立法过度倾斜"的四大失衡问题。企业与劳动者只有互利才能共赢,建议修法时首先回到《劳动法》的平衡点。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分类,建立劳动法适用的豁免制度;对劳动者进行分层,建立高级管理人员的排除制度。检视劳动关系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劳动关系调整更为平衡。

关 键 词:劳动合同法 管制  自治 失衡 劳动力市场 用工成本  立法  

分 类 号:D922.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