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比较    

Curative effect of intravenous rt-PA thrombolysis on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acute ischemic strok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敏[1] 李晓波[2] 陈兰兰[2] 陈蓓蕾[2] 景坚[2] 李军[2] 袁成林[2]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225001 [2]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出  处:《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  份:2016

卷  号:18

期  号:4

起止页码:398-4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探讨前、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循环脑梗死(ACS)138例(ACS组),后循环脑梗死(PCS)40例(PCS组),通过患者入院时及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90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预后良好率,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的给药时间、既往心房颤动史、脑卒中及基线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转归方面,PCS组90dmRS评分和3个月死亡显著高于ACS组[(3.28±1.87)分vs(2.37±1.88)分和20.00%vs 5.80%,P<0.05],预后良好显著低于ACS组(40.00%vs 62.32%,P<0.05)。接受rt-PA溶栓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性颅内出血与年龄、基线NIHSS评分及24hNIHSS评分呈正相关;90d内死亡与前后循环、24h 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rt-PA静脉溶栓患者中ACS临床疗效较PCS相对较好。PCS是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

关 键 词:脑梗死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血栓溶解疗法 危险因素  

分 类 号:R74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