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西藏昌都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及空间分布格局    

Carbon storage and spatial pattern of forest vegetation in Changdu,Tibe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任德智[1] 葛立雯[2] 王瑞红[1] 张娜[3] 潘刚[3]

机构地区:[1]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林芝860000 [2]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551700 [3]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西藏林芝860000

出  处:《生态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120)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35

期  号:4

起止页码:903-9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5_2016、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基于昌都地区第6次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资料,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进行生物量估算,以藏东南实测含碳率与国内含碳率的相关研究相结合,确定不同树种的含碳率,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昌都地区的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并探讨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昌都地区的森林总碳储量约为1.058×10~8t,平均碳密度为67.31 t·hm^(-2),均低于林芝地区;各森林类型碳储量在4.5×10~2~8.21×10~7t,以云杉林的碳储量占绝对优势,为昌都地区的77.82%,碳密度则在19.88~81.16 t·hm^(-2);从龄组来看,以成、过熟林碳储量为主,占总森林碳储量的77.91%,各龄组碳密度随年龄增加呈近直线增加趋势;从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分布格局来看,森林碳储量呈以左贡县最高,丁青县最低,"三江"南部区为高森林碳储量区,"三江"中游区为低森林碳储量区,"三江"上游区为中等森林碳储量区的总体分布格局;总体上,森林碳密度则呈以东北部江达县为最高,东南部的芒康县为最低,"三江"上游区平均碳密度最高,"三江"南部区次之,"三江"中游区最低,但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60.55~74.41 t·hm^(-2))。

关 键 词:西藏昌都地区  碳储量 碳密度 空间分布  

分 类 号:S718.5[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