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基于猪肉供应链的实证分析    

Problem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Pork Traceability System: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Supply Chain of Pork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徐玲玲[1,2,3] 李清光[1,2,3] 山丽杰[1,2,3]

机构地区:[1]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江苏无锡214122 [2]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3]江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无锡214122

出  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研究"(编号:14ZDA069);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可追溯体系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机制与支持政策研究"(编号:12CGL10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国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研究"(编号:2013-0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可追溯食品市场效率研究:猪肉的案例"(编号:2015M571671);江南大学中央高校专项资助项目"农村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研究"(编号:JUSRP1504XNC)

年  份:2016

卷  号:26

期  号:4

起止页码:142-14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推动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国农业部、商务部和质检部等不同监管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分别发布了指导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等不同环节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的标准与规范。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全程猪肉可追溯体系尚未建立。本文基于猪肉供应链,实地走访调查了供应链上的盐城生猪屠宰加工A企业,盐城部分农贸市场与超市,以及盐城阜宁县部分万头以上猪场(以下简称大户)和生猪养殖散户(以下简称散户),细致梳理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养殖环节的生猪已百分百佩戴耳标,但效果却形同虚设,养殖环节与屠宰环节之间的信息无法通过耳标进行有效对接,猪贩子时常临时加戴耳标。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造成上述现象得深层次原因是:生猪身份标识编码方式、信息记录的格式、信息上传的规范与管理平台等标准不统一,智能识读设备和数据库等配套技术不完善,体系后期运行与维护投入不足等。据此,本文提出了推动和完善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猪肉 可追溯体系 供应链 存在问题  影响因素

分 类 号:F32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