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武陵裂谷盆地结构及其对锰矿的控制作用 ( EI收录)
The Structure of the Wuling Rift Basin and Its Control on the Manganese Deposit during the Nanhua Period in Guizhou-Hunan-Chongqing Border Area,South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3地质大队,贵州铜仁554300 [2]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贵阳550004 [3]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4]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基 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No.20141105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12120114016701)
年 份:2016
卷 号:41
期 号:2
起止页码:177-18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1302154602)、IC、JST、PA、PROQUEST、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是我国最重要的锰资源基地,现已发现沉积型菱锰矿上亿吨,占全国已探明锰矿资源量的50%左右.通过对南华纪地层系统和地层分区的研究,提出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南华裂谷盆地(I级)西段分别由武陵、雪峰次级裂谷盆地和其间的天柱-怀化隆起(地垒)3个Ⅱ级构造单元构成.武陵次级裂谷盆地控制形成了黔渝湘毗邻区锰矿成矿带,内部由3个Ⅲ级断陷(地堑)盆地、2个Ⅲ级隆起(地垒)和至少16个Ⅳ级断陷(地堑)盆地组成.3个Ⅲ级断陷(地堑)盆地分别控制形成了松桃-古丈、玉屏-芷江以及溪口-小茶园锰矿成矿亚带.其中,松桃-古丈锰矿成矿亚带是武陵次级裂谷盆地的裂陷中心,锰矿成矿作用强烈,形成的锰矿资源量巨大,已成为世界级锰矿资源富集区之一.Ⅳ断陷(地堑)盆地则控制形成研究区各锰矿床;提出南华纪早期同沉积断层是锰矿床形成的前提,并识别恢复出研究区15条同沉积断层及所控制形成的断陷(地堑)盆地和主要锰矿床.同沉积断层不但是深部锰质和古天然气上升的通道,更是连接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成矿系统中地内系统与表层系统的纽带.
关 键 词:南华纪 裂谷盆地 锰矿 华南 矿床地质
分 类 号:P618.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