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魂聚与魂移:侗族传统民居堂屋的共魂意象表征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巧艳[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管理系

出  处:《宗教学研究》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侗族村落空间优化与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研究"(14BMZ10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空间实践与文化表征:侗族传统民居的象征人类学研究"(13YJC850030);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社会机制构建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研究"(13BMZ007);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年  份:2016

期  号:1

起止页码:145-1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家屋有魂"是许多民族的一种传统观念认知,也是侗族的一种民居文化传统。侗族传统民居中的堂屋表征了家屋成员的共魂意象,并且藉由堂屋中的神龛传递出来,深刻体现了堂屋统合家屋成员"灵魂与共"的象征功能。在民居内部,神龛的空间位置、神位形制、操作规范、行为禁忌等都体现了以神龛为中心的家魂聚合意象;而在民居外部,新屋与旧屋之间的神龛复制则象征着家魂庇护范围的扩大,并且随着家屋的衍生而不断发展出新的家魂。

关 键 词:侗族 传统民居 堂屋 共魂  

分 类 号:B9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