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从古今炮制方法演变探讨何首乌毒性的潜在影响因素    

Investigation of potential toxic factors for fleece-flower root: from perspective of processing methods evolu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崔鹤蓉[1,2] 柏兆方[1] 宋海波[3] 贾天柱[4] 王伽伯[1] 肖小河[5]

机构地区:[1]解放军302医院全军中医药研究所,北京100039 [2]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北京100045 [4]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5]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北京100039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5ZX09501004-001-008);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7004-04);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2142)

年  份:2016

卷  号:41

期  号:2

起止页码:333-3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何首乌致肝损伤报道快速增长,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但综观本草文献,记载何首乌毒性者寥寥。为何古代记载何首乌的毒性很少,而现在有关何首乌毒性的报道却很多?古代强调何首乌"制非九次,勿寝其毒",作为典型的生熟异治中药,何首乌临床效用的安全发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炮制工艺的规范性与可靠性。何首乌古代炮制强调九蒸九曝,而现代工艺已简化为仅蒸制一次,这其中的差异环节是否为何首乌肝损伤事件增多的潜在诱因?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将为其毒性研究提供新的角度与线索。为此,该文在整理历代医籍中收载的何首乌炮制方法的基础上,对比现代炮制规范及相关研究,探讨何首乌炮制减毒的影响因素与关键问题,以期为针对性建立何首乌炮制减毒工艺规范提供参考思路。

关 键 词:何首乌 炮制  减毒 毒性 本草 九蒸九曝  忌铁  

分 类 号:R285.1[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