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南极中山站大气六氟化硫浓度本底特征  ( EI收录)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sulfur hexafluoride concentrations at Zhongshan Station, Antarctic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灿[1] 卞林根[2] 叶文娟[1] 朱仁斌[1] 郑向东[2] 刘立新[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研究室,合肥230026 [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出  处:《科学通报》

基  金: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极地专项(CHINARE 2011-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171;41576181);中国气象局与国家海洋局极地办中国IPY行动计划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61

期  号:7

起止页码:782-79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1002073062)、IC、JST、MR、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六氟化硫(SF_6)是一种增温潜能极高、主要来自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对其大气背景浓度进行长期监测,对于研究全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南极中山站区2008年2月~2013年1月近5年SF_6浓度的观测资料,对SF_6本底浓度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山站风向为偏东风时大气中SF_6浓度较低,风向为偏西风时浓度较高,这主要是受海陆气团差异引起,而局地源和风速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大气SF_6浓度的变化范围为6.01~7.80 pptv,(1 pptv=1×10^(-12)L/L,下同),平均浓度为6.90±0.40 pptv.SF_6浓度呈明显稳定的年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速率为0.28 pptv a^(-1),其变化趋势与全球其他观测点较接近,中山站的观测结果可代表南极地区SF_6的本底浓度.通过与全球其他观测点大气SF_6浓度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南半球大气SF_6平均浓度明显低干北半球,北半球是SF_6排放的主要源区;而南半球SF_6主要来源干北半球大气传输和南北半球间大气高度混合,能较好地反映全球大气SF_6本底浓度。南极受人类活动影响很小,是研究全球SF_6浓度变化趋势的理想区域。

关 键 词:南极  中山站  六氟化硫浓度  大气  本底浓度

分 类 号:X5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