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区域大气细粒子污染特征及快速来源解析 ( EI收录)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regional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保护大气二次污染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8 [2]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2 [3]广州禾信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30 [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基 金:科技支撑项目资助(2014BAC21B03;2014BAC21B01);2014年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资金(2014B020216005)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651-65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1602262676)、IC、INSPE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在广东大气超级站使用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SPAMS)等仪器开展综合观测,2013年12月共监测到两个污染过程,主要的化学成分为元素碳(EC),占总颗粒数的56.8%,其次为有机碳(OC)和重金属(HM),分别占总颗粒数的12.7%和10.1%.两个污染过程中,不同颗粒类别的变化趋势有差异,说明两个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有所不同.污染来源分析发现,监测期间主要受到机动车尾气源和燃煤源的影响,二者分别占24.8%和22%;其次为工业工艺源和生物质燃烧,分别占16.4%和10.3%.第一个污染过程中,工业工艺源是首要污染源,而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高,燃煤和二次无机气溶胶的比例明显增加,说明此污染过程中受一次污染源(燃煤源和工业工艺源)和二次光化学反应的复合影响.而第二个污染过程中,机动车尾气为首要污染源,其次是燃煤和工业工艺源,整个过程中各源的比例较为稳定,说明该次污染过程主要由不利气象条件导致的污染物累积形成.
关 键 词:超级站 SPAMS 大气细颗粒物 快速来源解析
分 类 号:X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