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赢目标约束下中国能源结构调整测算
Estimation of China's Energy Structure Adjustment with the Win-win Goal Constrain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2]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3]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承接产业低碳发展绩效评价与驱动模式创新"(编号:71473001);"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编号:71371014);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低碳发展绩效评价与利益驱动机制研究"(编号:SK2014ZD02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大气治理利益相关者行为互动机制研究"(编号:LY14G030017)
年 份:2016
卷 号:26
期 号:3
起止页码:27-3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中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消费,能源消费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因而如何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成为我国能否如期实现经济增长和碳减排双赢目标的关键。考虑技术进步的动态条件,基于1991-2013年中国的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我国GDP增长中不同能源要素的贡献率进行了分解,并在2020年实现双赢目标的约束下,对不同能源2014-2020年期间的增长率在技术进步动态条件下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实现双赢目标的路径条件。研究结果显示:1综合要素、煤炭、石油、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等驱动因素1991-2013年期间对GDP的年均贡献率分别为:36.38%、13.03%、16.99%、12.00%、21.60%,中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投入的依赖较强;2煤炭、石油、天然气对非化石能源的替代弹性较小,可替代性较差,但非化石能源对煤炭的替代弹性从2007年开始逐步增大,同时,煤炭、石油利用的技术进步慢于非化石能源,这有利于我国双赢目标的实现;3为实现2020年的双赢目标,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2020年的投入量需要比2013年分别增长26.43%、26.92%、57.53%、64.27%,2020年的能源消费结构比例为:0.63∶0.18∶0.07∶0.12,各种能源增长幅度不同,保持平稳调整;4在双赢目标约束条件下,从非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四种能源角度分析了实现该目标的路径条件。从整体上看,在技术进步推动下,到2020年中国可以实现经济年均增长7%、碳排放强度下降44%的双赢目标。
关 键 词:碳减排 双赢目标 能源结构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分 类 号:F06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