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桑沟湾长牡蛎生物沉积物对环境底质影响的同位素证据
Stable isotope evidence for the sediment impacts on biodeposits from long-line cultured Crassostrea gigas in Sungo Ba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2]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昆山215300 [3]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6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D13B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617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专项(2014A01YY01)
年 份:2015
卷 号:39
期 号:11
起止页码:79-8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_E2015_2016、JST、PROQUEST、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贝类通过生物沉积作用加速了养殖海区水体中的颗粒物质向海底的输送。在桑沟湾中筏式养殖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将大量的有机物以生物沉积物(真粪和假粪)的形式排向养殖区海底。为完成对桑沟湾筏式养殖长牡蛎生物沉积物对环境底质影响的量化研究,作者通过在桑沟湾内不同的海区设置采样点(5个养殖区,3个对照点),对采样点SG 2与SG 6两个点的长牡蛎生物性沉积物与海区悬浮颗粒物进行了稳定同位测定及有机物来源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选取的采样点沉积物稳定碳氮同位素丰度集中于δ^(13)C–22.82‰~–21.62‰,δ^(15)N 4.73‰~6.21‰。在SG 2点的悬浮颗粒物中,长牡蛎生物性沉积物贡献有机物占9.95%,对照区沉积物与SG 2区沉积物贡献分别为54.19%和35.86%。在典型的采样点,稳定同位素法能较准确地量化出各有机物来源的贡献比例。以SG C点为对照,其余7个采样点长牡蛎生物性沉积物有机物贡献在4.06%~28.64%,平均贡献率为13.96%±8.62%,牡蛎养殖已经对桑沟湾底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关 键 词:稳定同位素 δ13C δ15N 生物沉积物 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
分 类 号:S9[水产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