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双节段前路颈椎自锁式融合器融合术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变化
Sagittal alignment analysis on using self-locking stand-alone cages in two-level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脊柱外科,广州市510630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412018908043)
年 份:2016
卷 号:26
期 号:2
起止页码:116-12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观察应用自锁式融合器行前路颈椎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160例接受ACDF的双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应用MC+融合器(单锚定组)78例,ROI-C融合器(双锚定组)82例。测量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的影像学参数,包括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height of operation segment,HOS)、椎间隙角度(angle of operation segment,AOS)、C2-C7角、C2-C7矢状位轴向距离(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 SVA)及T1倾斜角(T1 slope,T1S),并应用Erk五度分级法评价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植骨融合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160例患者各时间点影像学参数间的相关性;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同时间点两组间各影像学参数的差异;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时各参数进行对比;两组间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等级对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组内融合等级对比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术后随访13.42±6.01个月(6~31个月)。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AOS与C2-C7角、C2-C7角与T1S、AOS与T1S、T1S与C2-C7 SVA均呈正相关(P〈0.01),C2-C7SVA与AOS、C2-C7角均无显著相关性(P〉0.01)。术后3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HOS、AOS、C2-C7角及T1S较术前均有增加(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双锚定组AOS、C2-C7角及T1S均高于单锚定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融合等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等级较术后3个月时下降(P〈0.05)。结论:应用两种自锁式融合器行双节段ACDF均可恢复手术节段椎间隙的高度、角度以及颈椎曲度,ROI-C融合器较MC+融合器对维持术后手术节段角度及颈
关 键 词:颈椎病 前路颈椎融合术 自锁式融合器 矢状位参数
分 类 号:R681.5] R68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