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湖南省大通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Datong Lake of Hu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高子涵[1] 张健[1] 皮杰[1] 张婷[2] 李德亮[1] 肖调义[1]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省特色水产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产高效健康生产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长沙410128 [2]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3

出  处:《生态学杂志》

基  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56和201503108)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35

期  号:3

起止页码:733-74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5_2016、GEO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逐月对湖南省大通湖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探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其渔业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营养盐水平、营养状态指数(TSIM)及浮游动物优势种特征均表明,大通湖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调查共发现浮游动物20属46种,其中原生动物18种、轮虫19种、枝角类4种、桡足类5种;优势种为中华似铃壳虫(Tintinnopsis sinensis)、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长三肢轮虫(Filinia longiseta)、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和英勇剑水蚤(Cyclops strenuus)。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年平均值分别为1013±125 ind·L-1和5.12±0.96 mg·L-1,均在10月—次年3月相对较高,4月最低,空间上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31~1.88、0.11~1.39和0.45~0.90。CCA结果表明,水温与总磷是影响大通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推断,鲢、鳙放养与软体动物空间分布特征是影响大通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生物因素。

关 键 词:浮游动物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分 类 号:Q958.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