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意译的意义:鲁迅早期翻译实践得失——以《裴彖飞诗论》为例论
The Meaning of Free Translation: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Lu Xun' s Early Translation Practice——An Illustrative Analysis of “Pet fi's Criticism on Poetr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安徽凤阳233100
基 金:安徽科技学院2014年度重点研究项目<新版〈鲁迅全集〉斠补>;项目批准号:SRC2014348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34-3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NSSD、RWSKHX、ZMATH、普通刊
摘 要:鲁迅与周作人合作翻译了匈牙利文学史家籁息的学术著作《匈牙利文学史》中关于裴多菲的内容,即我们今天看到的《裴彖飞诗论》,这是鲁迅先生首次翻译的西方文学史著作。从鲁迅翻译的实践中可以看出鲁迅试图归化翻译的努力,鲁迅没有纠缠于诗歌的直译,而是采用意译的方法巧妙而完整地表达了原文的含义。不过由于翻译时间及条件的限制,其中一些细节的翻译仍然值得细细推敲。研究鲁迅早期翻译实践可以为探究鲁迅翻译思想的形成起到溯源作用。
关 键 词:鲁迅 《裴彖飞诗论》 翻译实践 意译
分 类 号:I210.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