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紫花苜蓿根颈芽越冬期间幼叶细胞超微结构的适应性变化
Adaptive changes in the young leaf cell ultrastructure of crown buds in Medicago sativa(Leguminosae)during overwinter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2]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基 金:国家现代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草地管理(CARA-35);农业部牧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NB2130135);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GSAU-STS-1228)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25
期 号:3
起止页码:96-10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探讨紫花苜蓿根颈芽越冬抗寒的细胞学机理,本研究以WL168为材料,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跟踪观察了根颈芽在自然越冬过程中幼叶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1)在越冬期间,苜蓿根颈芽幼叶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积极适应低温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质膜内陷,中央大液泡分割成多个小液泡,染色质凝集,质体变为月牙形或马蹄状,淀粉粒减少甚至消失,质壁分离等,细胞超微结构经过适应性调整,逐渐提高了根颈芽的抗寒能力。2)根颈芽在越冬期间同时存在白芽与褐芽两种发育状态,其中白芽幼叶细胞对越冬前的降温反应迟缓,直到土壤封冻后才完全形成抗寒结构,但是到了翌年早春,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快速,很早便解除抗寒状态,恢复生长。在整个越冬过程中白芽的抗寒性表现出4个不同的发育阶段:抗寒性增强期(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抗寒性保持期(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抗寒性减退期(1月下旬至2月下旬)和抗寒性解除期(3月初至3月中旬)。相反,褐芽幼叶细胞在入冬前对气温下降提前作出了反应,但在翌年早春对气温的回升却反应缓慢,到3月中旬,细胞结构依然保持抗寒特性。越冬期两种根颈芽的存在以及细胞超微结构响应低温的不同步性,是苜蓿越冬抗寒的一种适应策略。
关 键 词:紫花苜蓿 根颈芽 超微结构 抗寒
分 类 号:S541.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