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纳秒脉冲电场肿瘤电消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Mechanism of ablation with 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岑超[1] 陈新华[1] 郑树森[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242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H1800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2014KL002)

年  份:2015

卷  号:44

期  号:6

起止页码:678-68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近年来,纳秒脉冲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与发展,但是其治疗的细胞学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在学术界存在各种假说和理论。研究证实,纳秒脉冲电场可以穿透细胞膜形成纳米孔,引起钙离子内流;也可作用于细胞内膜,引起内质网损伤、线粒体膜电位差的改变;进一步还可以损伤细胞微丝骨架,导致细胞形态的变化。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围绕纳秒脉冲电场对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介绍。

关 键 词:肿瘤/治疗  电穿孔 辐射  电离 激光 细胞/辐射效应  综述  

分 类 号:R73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