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    

ANALYSIS ON TERRAIN GRADIENT EFFECT BASED ON LAND USE CHANGE IN ANHUI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吴见[1,2] 王帅帅[1] 谭靖[3]

机构地区:[1]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2]安徽省地理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安徽滁州239000 [3]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3

出  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基  金:滁州学院科研项目(2014PY07);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5A265);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Z131101000413086)~~

年  份:2016

卷  号:25

期  号:2

起止页码:239-2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PROQUEST、RCCSE、RWSKHX、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揭示地形因素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的关系,以安徽省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LandsatTM影像和DEM数据为数据源,利用坡向、地形起伏度、坡度变率和地形位指数多种地形因子,并结合地学信息图谱分析理论从综合角度系统研究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分异格局在地形梯度上的变化特点及其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和林地,其次是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且建设用地面积逐期增加趋势显著。2)2000~2010年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形梯度区间的分异规律存在明显差异。低地形梯度范围是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优势分布区;中地形梯度范围是草地的集中分布区;林地的优势分布区集中在高地形梯度范围。3)2000~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图谱以稳定型和后期变化型为主,低地形梯度和高地形梯度是稳定型图谱的集中分布区,中低、中高和高地形梯度范围是后期变化型图谱的优势分布区。2000-2005年林地的优势分布区有向较低地形位梯度扩张的趋势,其中,耕地是主要的转入来源。2005-2010年耕地的优势分布区有向较高地形位梯度扩张的趋势,变化模式主要为:“林地一耕地”、“未利用地一耕地”和“草地一耕地”。

关 键 词:土地利用 地形因子 地形位指数  土地利用变化图谱  

分 类 号:P901[地理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