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几种外源物质对内生根瘤菌侵染苜蓿芽苗并在植株体内运移的影响
Infection and Migration of Marked Rhizobia in Alfalfa(Medicago sativa)Bud Seedlings under the Action of Exogenous Substance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学院喀斯特生境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18 [2]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00389);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4]2136);贵州师范学院博士基金(13BS019)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23
期 号:6
起止页码:1259-126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内生根瘤菌普遍存在于豆科植物的种子及植株体内,但其在苜蓿体内的运移通道、运移规律及运移的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用菌液中分别混合3-吲哚乙酸、LaCl3和其他根瘤菌的胞外聚合物(EPS)(过滤除去活菌菌体)对‘甘农5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Gan Nong 5’)芽苗浸根处理,比较青色荧光蛋白(CFP,cyan fluorescent protein)标记根瘤菌在芽苗体内的运移动态及数量分布,探明内源根瘤菌(分离自宿主植株根瘤)与外源根瘤菌(购自中科院菌种保存中心)在宿主体内的运移差异。结果表明:胞外聚合物使Rhizobium meliloti.GNf(内源标记菌)在芽苗根和茎内的数量为对照(未添加外源物质的菌液处理)的11.43和1.71倍。50mg·L^(-1)的LaCl_3使根内R.meliloti GNf和S.meliloti 12531f(外源标记菌)的菌体增加656.83%和303.19%,且使S.12531f在茎内的菌体仅为对照的3.64%。IAA处理使芽苗根内R.GNf和S.12531菌体增加18.34和12.11倍,使茎中S.12531增加163.09%,但R.GNf降低为对照的75.45%。IAA处理能降低芽苗子叶内R.GNf数量至对照的4.13%,表明三种外源物均能增加标记菌在芽苗根系中的数量。无外源物时,标记菌在芽苗各部位的数量差异表明,根瘤菌由根系向茎和子叶的运移通道存在仅允许内源菌通过的选择性屏障。
关 键 词:内生根瘤菌 紫花苜蓿 迁移动态 3-IAA 胞外聚合物
分 类 号:S154.3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