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浙江七星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主要鱼类功能群划分及生态位分析
Functional group classification and niche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fish species in the Qixing Islands Marine Reserve, Zhejiang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2]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浙江舟山316000
基 金: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C25018);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海洋科学学科"项目
年 份:2016
卷 号:24
期 号:2
起止页码:175-18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DOAJ、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揭示七星列岛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鱼类群落现状,于2014年秋季(11月)和2015年春季(5月)进行底拖网调查。利用生态位测度、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和等级聚类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功能群组成及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鱼类可划分为浮游生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游泳动物食性、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食性、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和杂食性6个功能群。浮游生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和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功能群是秋季优势功能群,浮游生物食性、游泳动物食性和杂食性是春季优势功能群。秋季,主要鱼类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28–3.84,其中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六指马鲅(Polydactylus sexfilis)、赤鼻棱鳀(Thrissa kammalensis)、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海鳗(Muraenesox cinereus)、尖头黄鳍牙鱼或(Chrysochir aureus)和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的生态位宽度值较高;春季生态位宽度值变化范围为0.36–3.16,其中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us)、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刺鲳(Psenopsis anomala)、龙头鱼和镰鲳(Pampus echinogaster)的生态位宽度值较高。秋季,主要鱼类生态位重叠值在0–0.94之间波动;春季,主要鱼类生态位重叠值在0–0.92之间波动。以丰度数据平方根为基础,利用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和等级聚类分析,主要鱼类秋季可以分为4组,而春季可以分为3组。上述结果表明,保护区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较好。
关 键 词:功能群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 等级聚类 鱼类
分 类 号:S931.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