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 ( EI收录)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trend of urbanization pattern on two sides of Hu Huanyong population line: A tentative response to Premier Li Keqia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北京100190 [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4]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080;41430636;4153063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秉维优秀人才基金项目~~
年 份:2016
卷 号:71
期 号:2
起止页码:179-19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1402193000)、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2014年11月底,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向社会和科学界提出了关于"胡焕庸线"的问题,很多媒体称之为"总理之问","胡焕庸线"也因此成为时下受到高度关注的一个热词,就此开展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针对这样的认识困境,本文首先梳理了胡焕庸线的由来,是由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提出的背景是当时对国内人口是否过剩的大讨论。基于"一普"、"五普"和"六普"等人口数据和Arc GIS平台,分析了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人口规模、比重和密度变化,数据显示人口城镇化和人口迁移并没有改变胡焕庸线确定的人口分布格局。据此提出胡焕庸线揭示的人口东密西疏格局在较长时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群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东南半壁的格局在较长时期也不会发生变化,胡焕庸线不可破的原因是由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同时,本文认为总理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有解"的,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合理的空间组织,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和更好质量的城镇化,中部亦然。
关 键 词:胡焕庸线 总理之问 人口分布 城镇化 格局 趋势
分 类 号:F1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