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超低渗油藏微生物吞吐技术的矿场试验    

Microbial huff and puff field trial in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娟娟[1] 张宇[2] 付娜[3] 康凯璇[3] 李晓晨[1] 邓学峰[1] 韩雨曦[3] 赵静[3]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06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河南郑州450006 [3]大连奥普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出  处:《微生物学通报》

基  金:大连海创工程;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扶持计划;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

年  份:2016

卷  号:43

期  号:2

起止页码:241-2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IC、JST、PROQUE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通过对渭北低渗油藏内源微生物的研究,考察分离纯化的内源解烃菌产生表面活性剂和降解原油的能力、岩心驱替增油效率,同时验证其在超低渗油田单井吞吐矿场实验的应用效果,探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超低渗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工艺和可行性。【方法】采集超低渗油藏的油水样,应用油平板进行产表面活性剂解烃菌的分离,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种属鉴定,评价其油藏环境适应性,利用内源-外源功能微生物复配体系进行原油降解,在填砂管和岩心物模上进行驱油实验,将优化好的微生物复配体系应用于现场实施单井吞吐工艺的实验。【结果】从渭北某区块超低渗油藏的原油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命名为WB-001。该菌株可使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至29.04 m N/m,使渭北原油蜡质含量降至8.48%。填砂管实验表明WB-001与外源枯草芽胞杆菌OPUS-HOB-001(Bacillus subtilis)复配后,驱油效率较单纯水驱提高了9.72%;岩心驱替实验较水驱提高12.54%。微生物单井吞吐措施后,平均日产油由措施前的0.42 t增加到0.89 t,累计增油44.47 t;原油降粘率为11.70%,降凝率为9.41%,采出水表面张力降低幅度为18.93%。【结论】通过详细的室内评估和成功的矿场实验,证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在超低渗油藏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并为后续规模化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为超低渗油田的高效精细开发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关 键 词:超低渗油藏 内源解烃菌  单井吞吐 矿场试验

分 类 号:TE357.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