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湘江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in sediments of the Xiangjiang River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许友泽[1,2] 刘锦军[1,2,3] 成应向[1,2] 戴友芝[3] 付广义[1,2]

机构地区:[1]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长沙410004 [2]水污染控制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004 [3]湘潭大学化工学院,湘潭411105

出  处:《环境化学》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2013ZX07504-001-01)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35

期  号:1

起止页码:189-1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CD、CSCD2015_2016、JST、PROQUEST、RCCSE、RSC、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研究于湘江共采集了29个典型重金属污染断面底泥样品,测定了底泥中重金属Cd、Pb、Cr、Cu、Mn和Zn的含量及其有效态含量,并采用改进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底泥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湘江底泥存在主要由重金属Cd、Pb、Cr、Cu、Mn和Zn构成的复合污染,其含量范围依次为2.83—29.15 mg·kg-1、8—1784 mg·kg-1、10.00—4884.28 mg·kg-1、9—674 mg·kg-1、744.83—16246.22 mg·kg-1和61.50—3771.11 mg·kg-1;参考土壤环境质量Ⅲ级标准的断面超标率依次为100%、10.34%、6.90%、3.54%、100%和24.14%;有效态百分含量范围依次为25.04%—66.63%、8.75%—50.00%、1.14%—35.08%、3.70%—39.00%、1.99%—65.79%和7.48%—47.96%;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d的潜在生态风险最高,其次是Pb和M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贡献率(MRI)依次为90.37%、4.17%、3.03%,干流的潜在生态风险高于支流的生态风险,达到极强危害水平的采样断面占72.41%,主要集中于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和郴州.

关 键 词:湘江  底泥 重金属 风险评价代码  生态风险.  

分 类 号:X522] X8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