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黄牛mtDNA 16S rRNA基因遗传多样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mtDNA16S rRNA Gene of Chinese Yellow Cattle Bree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佘一凡[1] 武青[1] 张春雷[1] 房兴堂[1] 何丹丹[1] 陈宏[1]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家畜生态学报》

基  金:现代农业(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8);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4KTZB02-02-02-02;2015KTCL02-08);国家发改委生物育种能力建设与产业化专项(2014-2573)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12

起止页码:12-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测定分析了10个中国黄牛品种(群体)和2个外来牛品种共131个体的mtDNA 16SrRNA基因全序列的遗传变异,并分析了品种(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母系起源。结果表明,在12个群体131条16SrRNA基因序列中,共发现了78个变异位点,形成了40种单倍型,揭示了中国黄牛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总群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57±0.024,平均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582,Kimura双参数品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01-0.009,10个中国黄牛品种(群体)核苷酸多样度高于2个外来牛品种。基于Kimura-2-parameter距离采用NJ法构建了10个中国黄牛品种(群体)分子系统树,111个体聚为2簇,即分别与瘤牛和普通牛聚在一起,说明中国黄牛存在两个母系起源,主要起源于瘤牛和普通牛。其中草原红牛和蒙古牛起源于普通牛,恩施牛主要起源于瘤牛,但是对于亲缘关系复杂的中原地区黄牛而言,瘤牛和普通牛对它们的影响力大小因品种而异。这些结果为我国黄牛的种质资源保护、杂交育种和品种改良奠定了分子遗传学基础。

关 键 词:中国黄牛 MTDNA 16S  RRNA 遗传多样性  

分 类 号:S81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