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电针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Slit2及SrGAP1表达的影响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expression of Slit2 and SrGAP1 in rats with 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龙飞[1] 李学智[1] 龚标[1] 汪莹[1] 代恩泽[1] 郭全虎[1]

机构地区:[1]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针灸推拿教研室,重庆400016

出  处:《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基  金: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0BB5380;cstc2014jcyiA10043);重庆市教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30323)~~

年  份:2016

卷  号:37

期  号:1

起止页码:46-5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局灶性脑梗死大鼠皮质Slit2、SrGAP1的表达和电针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后神经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30)和电针组(n=30),根据电针治疗时间分为0d(n=10)、7d(n=10)、14d(n=10)三个亚组。用线栓法栓塞模型组、电针组大鼠大脑中动脉1.5h后恢复血流。在0、7、14d时用尼氏染色观察大脑梗死灶周围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Slit2和SrGAP1的表达。结果神经功能评分(mNSS)结果表明,0d时模型组与电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d时电针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尼氏染色表明,0d时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无差异,均有尼氏体数量少、排列紊乱、伴有大脑水肿;7d时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尼氏体增多,但排列紊乱;14d时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尼氏体增多,排列整齐。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表明,0d时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Slit2、SrGAP1荧光强度及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4d时电针组荧光强度及灰度值高于模型组(P<0.05),0d模型组低于7d模型组(P<0.05),7d模型组高于14d模型组(P<0.05),0d电针组低于7d电针组(P<0.05),7d电针组高于14d电针组(P<0.05)。结论局灶性脑梗死后,0d组大鼠Slit2、SrGAP1低表达,电针治疗7、14d后可促进Slit2、SrGAP1表达并延长其高表达时间,促进轴突的再生和修复,这可能是电针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关 键 词: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电针 SLIT2 SrGAP1  

分 类 号:R743.3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