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关于“乡愁”的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评价    

ON THE MORALITY OF NOSTALG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周尚意[1] 成志芬[1,2]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2]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人文地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52);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14JDCSC007)

年  份:2015

卷  号:30

期  号:6

起止页码: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乡愁"涉及空间和地方,且与人之情感密切关联,故关于乡愁的研究与地理学密切相关。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指引人们的空间实践。文化地理学的任务之一则是从文化上理解和评判空间和地方的现象。本文分析立场是人文主义地理学,以及由之派生的道德地理学。本文从空间和地方两个维度分析乡愁的背后的道德,并列举了较为成功的乡愁实践案例。归纳出的结论有三:第一,乡愁的道德具有大小、距离、移动性的空间维度。第二,乡愁的道德具有身体层面、经验层面和社会建构层面的地方性质。第三,无论是空间道德评价还是地方道德评价,都在回答对自己、对他者、对自然的态度,在评判留住乡愁的空间规划实践是否"合理"。本文最后提出了文化地理学关于乡愁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的分析框架,以供读者讨论。

关 键 词:乡愁 空间  地方  道德

分 类 号:G0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