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Wihse入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对多裂肌影响的研究    

Influence of short-segment pedicle fixation of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by Wiltse approach on the multifidus muscl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庞正宝[1] 庞帮镭[1] 汤优民[1] 刘军辉[2] 赵凤东[2] 范顺武[2]

机构地区:[1]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骨科,台州317200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杭州310016

出  处:《中华骨科杂志》

基  金:浙江省医药卫生一般研究计划项目(2013KYA2334)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2

起止页码:72-8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Wihse入路椎弓根钉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多裂肌影响的影像学、组织学和电生理学特点。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76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Wihse入路椎弓根钉单节段固定治疗(36例)和传统正中骶棘肌剥离入路治疗(40例),对比术前、术后多裂肌的影像学变化、组织形态及电生理学特点,及对手术切口长度、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Wihse入路组20例(随访率:56%)获得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4个月;正中切口肌肉剥离组25例(随访率:62.5%)获得1年随访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8个月。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折节段、术后拆内固定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后正中入路组2例病例发生切口感染,经清创换药治疗后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后正中入路组与Wihse入路组相比,多裂肌萎缩和脂肪浸润程度较为严重,影像学上表现为多裂肌横截面积减少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可见较多的脂肪浸润表现,组织形态学上表现为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变小,肌纤维间隙增大,肌纤维间瘢痕形成,脂肪沉积;肌电图表现为多裂肌中位频率值和平均振幅值均明显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口长度、术后Cobb角矫正率及椎弓根钉置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及术后MR评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均比同组术前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ihse入路与传统正中骶棘肌剥离入路相比,置钉较为容易,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可有效避免多裂肌的变性、萎缩、纤维瘢痕的形�

关 键 词:脊柱骨折 肌电描记术 组织学  比较  

分 类 号:R68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