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理同事异、和而不流--睽卦《大象》辞“君子以同而异”诠释    

The Same Principle over Different Things,Harmony without Losing One's Faith:A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mmentary on the Image” of Hexagram Ku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翟奎凤[1] 田泽人[2]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2]山东大学尼山学堂古典班,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周易研究》

基  金: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0

期  号:6

起止页码:27-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SSCI、CSSCI2014_2016、NSSD、RWSKHX、SKJJZZ、普通刊

摘  要:睽卦《大象》辞"君子以同而异"古来解释歧义颇多,东汉末荀爽"大归虽同,小事当异"、魏王弼"同于通理,异于职事"、南宋赵汝楳"同于为善,制行则殊"三说大体相近,可以简单化为"理同事异"说。北宋程颐"同于人理之常,异于世俗之失"之"和而不流"说在历史上影响巨大,宋元明清易学家多从其说。总体上看,程颐的诠释与《大象》德教修养的主旨最为接近,体现了孔子儒家《易》的重德精神。"和而不同"与"和而不流"在意义上比较接近,"不流"更能体现出君子的人格修养。用"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来诠释"同而异"则于主旨有些疏离。全面来看,"理同事异"说也有其道理,"理事"问题是一个普遍的哲学问题,从此也可以看到宋明理学与魏晋玄学在思想脉络上的重要关联。"同而异"不应理解为求同存异,这种现代理解没有古典依据。本于程传的精神,"君子以同而异"可以翻译为"君子因此要和而不流、特立独行"。

关 键 词:睽卦  理同事异  以同而异  和而不流  和而不同

分 类 号:B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