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
Participatory Kindergarten Space Build Design Frame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Right, Skill and Developmen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成都610031 [2]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成都610031 [3]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彭布洛克分校 [4]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通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31
基 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项目"(编号:JGYQ201437);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项目"(编号:CSXL-152219);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编号:CECER-2015-B11)
年 份:2016
期 号:1
起止页码:9-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随着儿童观的改变,儿童参与既是儿童的基本权力,也是需要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幼儿园空间营造中的儿童参与,无论对于儿童自身的发展,还是幼儿园环境的适宜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儿童对于其生活环境的敏感性在早期就有所反应,只要运用合适的参与设计方法,就可以让包括学前儿童在内的所有年龄群体的儿童与成人共同设计、建造与管理维护其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环境。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须遵循如下设计框架:首先应确定儿童对其校园空间环境的感知质量差距。此种差距越小,表明儿童的校园空间环境感知质量越高,如果实际校园空间环境超过了儿童预期,儿童不仅会满意,而且会很高兴地徜佯其中,并充分利用舒适的空间环境;其次应依据儿童的需要整体规划和细部设计幼儿园的环境与空间,为他们提供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性环境的机会,而不是为他们设计所有的一切。为此,应充分考虑人、行为、辅助工具、环境和目标这5个最核心的因素,不仅让参与各方提供支持贡献,共同为儿童提供游憩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实现儿童参与权利、能力发展的目的;再次,应保证儿童处于真正的参与状态与过程之中,能够实现儿童与成人共同决策,如很多让儿童参与的国际城市或校园规划和设计项目实践所证明的那样,儿童虽然所知有限,但却拥有令人惊奇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能够设想并发展他们自己的环境。
关 键 词:空间营造 幼儿园环境创设 儿童参与
分 类 号:G61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