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广东珠海519082 [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403075);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No.45000-31610011)资助
年 份:2016
卷 号:36
期 号:1
起止页码:40-4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RSC、ZGKJHX、核心刊
摘 要:使用PHREEQC软件及OECD/NEA出版的镅热力学数据,利用相关矿物的沉淀饱和指数,计算了镅在北山地下水中的赋存形态,探讨了pH值、方解石、CO_2分压及腐殖酸对镅的形态分布与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近中性条件下镅主要以AmCO^+_3和Am SiO(OH)^(2+)_3形式存在,在碱性条件下易形成AmOHCO_3·0.5H_2O(cr)和Am(OH)_3(cr)沉淀,因此偏碱性的北山地下水有利于阻滞镅的迁移。围岩中存在的方解石对镅的溶解度和迁移性影响较复杂,在p H 6~8条件下,方解石能微弱地降低镅的溶解度;在pH 8~9.7时,方解石会提高Am(CO_3)^-_2离子的浓度,进而提高镅的溶解度,增强其可迁移性;而在p H9.7~11时,方解石有利于AmOHCO_3·0.5H_2O(cr)沉淀形成,从而降低镅的溶解度。当固定pH为7.56时,镅的溶解度随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先降低而后增大,在10-2.25bar时达最低值。由于易与腐殖酸形成络合物,在弱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腐殖酸能提升镅的溶解度,从而增强其可迁移性,应引起重视。
关 键 词: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镅 形态分布 溶解度 腐殖酸
分 类 号:TL94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