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镜影图”的道教源头与文人趣味渗透:从赵孟頫《自写像》说起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施錡[1,2]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2]复旦大学中文系,驻站博士后200237

出  处:《民族艺术》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汉学家视域中的中国视觉艺术史研究"(15BWW01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5批面上一等资助(2014M550208)阶段性成果

年  份:2015

期  号:6

起止页码:148-15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A-PROQEUST、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赵孟頫《自写像》可能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中较早甚至最早的"镜影图"之一,他的《自写像》形式与道教图像极为相似并在题赞中显现了儒道合一的精神。从"镜影图"中的独特元素"镜光"的源头作考,"镜影图"源头在于道教,同时"圆光"本身在佛教文化中亦有显现。到明清代以后,"镜影图"已被文人趣味所渗透,成为表达画者"心声"最为直接的符号。随后由于西方风格的进入和绘画手段的变迁,部分"镜影图"也有了如西方自画像一样如实记录人物相貌的功能。可见,中国古代艺术史中的"镜影图"并非对人物全然形似的摹写以及对人物精神面貌的展现,它首先必须是宗教图像与文人"心证"的呈现,且从未脱离文字对画面内容的辅助与扩展,直到古代晚期方与西方自画像殊途同归。

关 键 词:镜影图  赵孟頫 圆光  道教

分 类 号:J205[美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