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深圳市腹泻人群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流行及病原特征研究    

Epidemiologic and eti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il infection in population in Shenzhe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迎慧[1] 邱亚群[1] 冼慧霞[1] 石晓路[1] 林一曼[1] 陈琼城[1] 江敏[1] 姜伊祥[1] 胡璐璐[2] 扈庆华[2]

机构地区:[1]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传染病监控重点实验室,518055 [2]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518060

出  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l0004215-003-005);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A2014645);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201302142)本文的病例收集、信息采集及标本检测南深圳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谱监测网络哨点医院相关人员完成,谨此感埘

年  份:2016

卷  号:37

期  号:1

起止页码:115-1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深圳地区腹泻患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的流行状况及病原特征。方法对2014年深圳市4家哨点医院门诊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DEC的分离、分子鉴定、血清分群及PFGE分型。结果1823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到74株DEC,阳性分离率为4.06%;感染病例年龄分布以〈3岁的婴幼儿及20~39岁中青年为主,病例集中在5—9月夏秋季。以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为主,分别占45.9%和31.1%。ETEC以0159最多,2株及以上PFGE带型一致的菌株有5簇;其他型别DEC血清型和PFGE带型均较分散。结论2014年深圳地区腹泻病患者DEC的感染类型以ETEC和EPEC为主,存在年龄及季节分布特征,菌株的血清型及PFGE分子带型较分散,应警惕ETEC的暴发风险。

关 键 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 类 号:R574.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