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四川玉米-大豆带状套作复合群体产量变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Variation of combination yield of maize and soybean under maize- soybean inter- cropping system in Sichu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舒凯[1] 孟永杰[1] 帅海威[1] 王梓豪[1] 陈锋[1] 张超[1] 刘卫国[1] 杨峰[1] 雍太文[1] 王小春[1] 杨文钰[1]

机构地区:[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

出  处:《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11CB10040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4M552377);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4-PS19)

年  份:2015

卷  号:37

期  号:6

起止页码:832-83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选取四川省射洪、仁寿、广安3个典型丘陵农业生态区,调查了各区域2004-2012年的玉米-大豆套作复合群体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探讨了玉豆套作复合群体最大理论产量及其同各构成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就玉米-大豆套作而言,四川存在大面积的中低产地块,其比例高达80.2%。根据实际产量计算获得的射洪、仁寿、广安玉豆复合群体最大理论产量显著高于各自的实际最高产量,说明提升潜力巨大。通径分析表明,在不同区域内,复合群体主要的产量构成因素对群体产量的贡献率有差异,其中大豆和玉米的有效株数最为重要。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的差异,是导致复合群体产量差异的主要肥力因素。因此,玉米大豆套作高产栽培技术应以增加播种密度为核心,提高玉米有效穗数和大豆有效株数,辅以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这是玉豆复合群体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

关 键 词:大豆 玉米 套作 复合群体  产量  四川  

分 类 号:S56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