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特异性光谱初步研究  ( EI收录 SCI收录)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Unique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Diamon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严俊[1,2] 王小祥[2] 陶金波[1] 张俭[3] 胡仙超[4]

机构地区:[1]浙江省质量检测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3 [2]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浙江杭州310027 [3]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4 [4]浙江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浙江杭州310014

出  处:《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3193);浙江省质量监督系统科研计划项目(20130207)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10

起止页码:2723-27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0101768329)、IC、INSPEC、JST、PUBMED、RCCSE、RSC、SCI(收录号:WOS:000362241400010)、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362241400010)、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及钻石观测仪(DiamondViewTM)对天然钻石、经辐照或热处理的天然钻石、高温高压(HTHP)合成钻石及化学气相沉积(CVD)合成钻石进行了较系统的谱图及微区生长结构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钻石、经辐照或高温退火处理后的天然钻石、高温高压(HTHP)合成钻石的UV-Vis-NIR吸收谱图在200~1 100nm区间谱图的反射率变化明显。相比之下,CVD合成钻石的反射率的变化相对较小。基于钻石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在其图谱中的800~1 600cm^-1区间,合成钻石样品、特别是CVD合成钻石在上述区间无明显的特征吸收峰位。此外,DiamondViewTM检测表明:一般而言,经HTHP处理后的CVD合成钻石出现平行的位错线,并呈现淡蓝色荧光。部分天然钻石可见典型的八面体生长线或称为树的年轮状图像,且因样品经辐照与高温高压处理后其荧光图像的颜色发生改变。高温高压合成钻石呈现出块状几何生长图像。限于钻石样品类别的多样性及合成钻石工艺的复杂且不断更新特征,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UV-Vis-NIR或FTIR光谱特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不具有典型天然钻石图谱特征的样品需进一步辅以DiamondViewTM、光致发光光谱等其他检测仪器予以综合分析。

关 键 词:合成钻石 天然钻石 辐照 退火处理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  

分 类 号:O43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