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熊果酸通过AMPK介导的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改善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沉积
Ursolic Acid Activates Autophagy to Improve Oleic Acid-induced Hepatocyte Lipid Deposition through AMPK-mediated Signaling Pathway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DING Qinchao;FENG Luyan;YING Na(College of Life Science,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Hangzhou(310053),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4]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3422、81573132);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931063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344016);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8R410010)~~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10
起止页码:1150-11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IC、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揭示熊果酸改善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油酸诱导HepG2肝细胞建立脂质沉积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熊果酸(10、20、40μmol·L-1)进行干预,采用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Bodipy染色法观察胞内的脂滴,Western blot检测抗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LC3B)蛋白表达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水平。[结果] 0.5mmol·L-1油酸干预肝细胞16h可建立肝脂质沉积体外模型;不同浓度熊果酸干预16h可以显著减轻油酸导致的肝细胞脂质沉积(P<0.05,P<0.01),且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可显著降低油酸诱导后肝细胞甘油三酯含量,并抑制胞内脂滴的形成(P<0.05);而自噬抑制剂氯喹显著加重油酸诱导的肝脂质沉积(P<0.05)。熊果酸干预可显著上调肝细胞内LC3B的表达(P<0.05,P<0.01),从而激活自噬,而抑制自噬可显著阻断熊果酸对肝脂质沉积的减轻作用。熊果酸还可显著激活自噬调控开关AMPK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熊果酸通过激活自噬改善油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AMPK可能是熊果酸激活自噬的潜在分子靶点。
关 键 词:熊果酸 自噬 油酸 AMPK 肝细胞脂质沉积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