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特征、中医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英文)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yndrom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闻向晖[1] 范永升[1] 温成平[1]

WEN Xianghui;FAN Yongsheng;WEN Chengping(TCM Clinical Basis Institute,Zhejiang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53),China)

机构地区:[1]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

出  处:《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基  金: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5070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3864)~~

年  份:2019

卷  号:0

期  号:10

起止页码:1108-11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IC、JST、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系统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关键证候特征,总结其中医临床疗效,并深入探讨相关的中医药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本课题组前期临床及文献理论研究,分析SLE临床主要证候特征;根据本课题组的中西医临床研究,总结中医药治疗SLE的临床疗效;从分子免疫、代谢组学和微生态等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解毒祛瘀滋阴方(Jiedu Quyu Ziyin prescription,JP)治疗SLE的作用机制。[结果]SLE临床上以热毒、血瘀、阴虚夹杂为主要证候特征。JP结合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治疗SLE与单用GCs相比,临床疗效具有显著优势;JP有利于GCs的稳定撤减,具有显著的增效减毒作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分子免疫水平,JP治疗MRL/LPR模型小鼠,可通过CaMK4信号通路恢复TH17与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平衡,还能通过调节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促进DNA甲基化,从而抑制过度激活的淋巴细胞,改善SLE的预后,防止其肾脏损害;在代谢水平上,JP可显著上调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的含量;能显著上调氨基酸生物标志物甘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至正常水平,效果优于GCs;微生态水平,JP可以通过调节胃肠道功能来减少致病菌(如Parabacteroides)丰度,并增加有益细菌(如Odoribacter和Ruminococcus)丰度,而GCs对肠道菌群的分布影响不显著;JP还能显著降低肠道粘膜TLR7、TLR9和IL-6的表达,呈现多靶点治疗SLE的作用。[结论]SLE临床上以热毒血瘀阴虚证最为常见,JP能有效控制SLE的病情进展,临床效果显著。并从调节分子免疫、代谢及微生态等多层次深入探讨了中医药的疗效机制,为SLE中医临床治疗方案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热毒血瘀阴虚证  解毒祛瘀滋阴方  临床疗效  作用机制  

分 类 号:R259[中西医结合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